公益惠民演出每年不少于1000场、培育全省基层文化团队达到1万个、全省建设非遗传承场所200个……
3月30日,在“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——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”主题系列(第11场)新闻发布会上,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奎伟表示,辽宁将着力实现五大突破,推进文化强省建设。
文艺创作:叫响“文艺辽军”品牌
(相关资料图)
辽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,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,叫响“文艺辽军”品牌。
聚焦重大现实题材、革命题材、历史题材和辽宁地方特色题材创作,推出30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、10部舞台艺术剧本、50件优秀主题性美术作品。创新开展公益惠民演出活动,每年不少于1000场。
公共服务:支持广场舞和“村晚”
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。推动建设公共图书馆、文化馆、美术馆、博物馆、艺术演出场所达到2000个。支持全省各地办好群众歌咏、广场舞、“村晚”等活动,打造更多文化惠民品牌。
常态化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基层活动,培育全省基层文化团队达到1万个,打造一批城乡适宜、群众欢迎、有影响力的品牌团队。
文化遗产:推进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申遗
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。重点推进“北方长城地带文明进程研究”和“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”两个重大课题。推进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工作。
创新博物馆文物立体式、全景式、多元化、活态化、智慧化陈列展示方式,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展览。打造长城文化IP,基本建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(辽宁段)。
全省建设非遗传承场所200个、专题非遗展示馆30个、生产性保护基地25个,建设国家级非遗馆1个。
项目创设:培育线上演播项目10个
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,培育线上演播项目10个、沉浸式体验项目10个、数字艺术体验场景10个。支持沈阳建设文化创意中心城市。
争创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2个。建设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0个、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20个。
文旅融合:打造古韵辽宁等品牌
倾心打造古韵辽宁、山水辽宁、文脉辽宁、镇山辽宁等文化旅游品牌。培育5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5个。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1个、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或街区5个、国家级度假区1个。基本建成旅顺口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。培育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演艺品牌。鼓励发展以“元宇宙”等现代科技赋能的文旅消费新业态。
培育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2个。建设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60个、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0个。动态宣推“畅游辽宁”四季旅游精品线路。
关键词: